開設兒童畫、素描、國畫、彩鉛、線描、動漫、油畫、速寫、工筆畫、書法等課程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頗認可,分享給大家。少兒美術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思維能力,幫助孩子成為獨立且快樂的個體。讓我們“透過孩子的眼睛”,看看當他們忙于繪畫時究競在想些什么。
首先,當他們開始畫畫時,他們一定在想著“某樣東西”。通常他們所想的“某樣東西”,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然而,對孩子來說,這通常意味著與其自身和自身體驗之間的一種直接對話。當他們“思考”時,他們的思緒都集中在所描繪的這種體驗上。他們的思維過程——思考并專注于某事的能力——被激活了,這是藝術創作最重要的第一步。例如,孩子A想起了她與其他孩子在院子里起玩的事情,她想畫出這個事件,毫無疑問,孩子A在畫時她只會畫一些她知道,并且她認為重要的事物。對她而言,院子里的蘋果樹可能有很大的花蕾,因為她是看著它們長大的;而這個細節對同樣在院子里玩的孩子B而言,樹是用來攀爬的,花蕾對他而言毫無意義,所以不會出現在他畫面里。而他感興趣的就是那棵樹,所以他很可能將這棵樹畫的巨大無比,其他都沒有涉及。正如我們看到的,作品表達了不同孩子的個人好惡,以及他們與內心世界和周圍環境的情感關系。這包括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他們對事物的認知,以及他們與這些事物之間建立起來的個體關系。我們必須明白,兒童的一切行為以及他所接觸到的一切事物都會對他產生影響。當孩子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嘗試把他所有的經驗——如思考、感覺、知覺(視覺、觸覺,等等)——相互聯系起來,這種行為對他的個性整合必定產生影響。比如當一個孩子創作她的《后院》時,她加入了另外一個小伙伴、她的狗,以及正在修柵欄的爸爸。如果沒有對爸爸修柵欄的切身感受,孩子可能無法畫出爸爸,這加深了她對爸爸的理解。對接觸過的事物變得更加的敏感是任何創造性活動的重要特征之一。
如果孩子對其周圍環境變得更為敏感,那么她對別人的需求也會變得更加敏感——這就是當今社會要求我們必須學會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這是合作態度所必備的重要前提之一。此外,孩子不但對所畫的事物變得更加敏感,還培養出對所用材料的極高敏感度。經驗告訴她:所用力度不同,蠟筆畫出的線條就會有粗細變化;她可以用蠟筆的寬邊;水彩極易融合并形成暈染的效果—這一切都是從嘗試和錯誤中學到的,并很快被應用到她的創作當中。探索和發現不同美術材料的特性,并“掌握他們的性能”也是孩子們通過藝術創作來培養的能力之一。所以美術能培養獨立思考和創意思維。而這個時候,我們千萬不要去過分干預孩子的創造,因為這是孩子特有的感觸。在自由的氣氛中進行的創作和在家長以及老師過分“好心”的幫助下完成的創造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孩子應該像自由的孩子一樣對自身和周圍的環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壓抑著不敢表達的情緒。所欲,對童年時期就接觸過藝術創作的孩子而言,自由的藝術很可能意味著一個創造力強、感受力強、快樂且適應性強的個體與一個知識豐富卻身心失衡、無法適應周圍環境的個體之間的差異。
作者:紙上影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49176/answer/57687083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為滿足學生跟家長的需求,青州叁魚畫室暑假少兒書法美術培訓班招生了!...
少兒學美術可以為孩子提供情感表達的窗口,?有些孩子守著一堆玩具,但卻不知所措,緊張不安地哭鬧...